2)第五十二章 考官_青帝赢子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张,第二张就是对圣贤之道的解析论述,这是考校考生的理论。

  叶青把这卷放了下去,继续看第三卷,果不出所料,第三卷就是某地的一件疑难事,让考生根据三经五典,做出选择、决断,并且论述其道理。

  秀才都是国家栋梁,预备地方作事,这点才干都没有,取了又有什么用呢?

  总体而言,这些考题比童子试难上许多,只是对叶青而言,前世举人中得,阅过万卷文章,融合沉淀下,经义道理都游刃有余。

  心中微喜,却按捺下来,沉思片刻,取来一张宣纸,就静静落笔。

  这时,别的考生还在苦苦思索,或打着草稿,就连俞帆都在凝神构思。

  副监考发放完考卷回来,路过一看,就是一怔,既认出名字,当知道“同进士”在龙宫宴上重笔如铁逸事,眼下瞧着却相反。

  见得叶青笔走龙蛇,在纸上转瞬即就,文思泉涌,这监考踱近看了两眼,暗自赞许,不动声色离开。

  叶青这时全神灌注,也不理会,只是一张一张写就,饿了便拿起书筐中食水用着,累了就休息一会。

  相对童生来说,同样三卷题目,秀才试讲究扩展阐释,不求自出机杼,只求面面俱到、丝毫无漏。

  这种是对童生单纯记忆的理解深化,文字量极大,不单脑力活,还是体力活,往前累坏了考生经常有,在收卷时还没答完更常见。

  这种考题量,是童生的十倍,也是举人的五倍,被人号称:“耕牛试!”

  简单的说,就是考验文字的功底,由于童生就有资格修行道法,同时考验考生筑基程度。

  不少只读书,连筑基都不肯修炼的“纯种”读书人,就被刷了下去。

  毕竟这不是儒家科举,是道门科举,你什么修炼都没有,还想上进?

  这也是叶青一反常态,尽早落笔的原因,就算全部都会,二天内赶着时间内要完成所有篇章,都时间很紧。

  不过,只要最后留下时间还有些,就不怕意外错漏,或脏污卷子,这些做完检查时都可撤下旧卷,写一张新的重插进去,这是秀才试中特许。

  抵达了中午,叶青写完第一卷,分开摆着,尽量避免糊了笔墨字迹,省得又要重写。

  自己审视这第一卷,看得满意。

  每一句道理,基本上三经五典里都有侧重,大体上引用一段就算合格,但能多论述自有加分。

  叶青自己却记得全部。

  前世考生也会复习旧题,总有考生遍搜道典,在三经五典外的大衍附经内的引据都考证上去,弄出比标准答案还详尽的完美答案。

  以至刚才写着着,就有冲动把大衍附经里的内容写上,又按捺住了。

  这必惹得有泄题质疑,就算是郡府权威,也必须进行核查,这就麻烦大了。

  “现在这程度就可以了,应是字字无误,三经五典都已引用,无懈可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