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九章 不宰白不宰(下)_神针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九章不宰白不宰(下)

  下午,李成在上大课,针灸系和别的专业不一样,讲究实践经验,因此年轻老师多半带带实验课,像李成这样当了半年助教就带大课的,比较少见。这一堂课是针灸基础课,翻了翻教程,这一节讲的是毫针基本刺法,李成大略扫了一眼,也没细看,按自己的理解讲起来:“持针要如握毛笔,肩手肘腕要松,便于发劲,掌心要空,空则圆,圆则柔,柔则久,以柔圆的劲道驾御尖直的银针,老子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者是也……”

  初上大课的李成并没有其他年轻老师的紧张生涩,相反,越多人听他越来劲。武山号子里没别的娱乐,每天干完了活,除了打架就是讲故事,其实许多黄色笑话和手机短信都是号子里穷极无聊的犯人们编出来的,李成那时候当牢头,无聊的时候就是排座座,讲故事,几年下来,这贫嘴的功夫出落的炉火纯青,出来以后在中医学院也是苦读了几个月经典,他记忆力远胜常人,讲起来引经据典,又诙谐风趣,效果出奇的好。

  李成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会,一个简单的持针姿势居然被他引申到魏晋南北朝的玄谈和王羲之掷笔的故事,“……王羲之喜欢鹅,天下皆知,有次他看见一个老太婆养的鹅很肥,想买下来,但老太婆说要用他的字换,他立即写字换鹅。不料等他拿了鹅要走的时候,有一个富商拿着宣纸笑嘻嘻地从老太婆家里出来。王羲之恍然大悟,知道是商人为求字而设地计谋,于是恨恨地将手中毛笔一掷,结果那笔飞了起来,飞过一条弄堂,落在弄堂一端的桥上,这桥后被称之为“笔架桥”。而飞过的弄,称为笔飞弄。这笔飞弄就在绍兴,我前几个月还去过,长度大约近百米,毛笔轻飘飘的,可不是标枪,要扔一百米,可见王羲之不光是腕力强。而且有内家功夫……”这故事是李成偶然看到,因此记得,至于后来的内家功夫云云,则是李成自己的推断了。

  学生们见多了老头老太太严谨苛刻的教学风格,哪里听过这样地课,一时间众人听的大呼过瘾,竟然没有一个睡觉地。

  看着学生们的眼神,李成忽然觉得离题太远了。又翻了翻书,拉回来道:“恩,下面讲怎么进针,这书上讲,恩?直刺法?进针怎么能直刺呢。”李成喃喃自语,只觉得书上说的不对。

  底下前排学生听的清楚。道:“老师,不是直刺怎么刺?”

  “没,是我看错了,直刺斜刺横刺,哦,这书上是按与表皮的角度分的。”李成打了个哈哈,毕竟在课堂上讲教科书错了太离经叛道。“不过呢,我认为从力道的层面讲,进针应该是用螺旋突刺。”

  “螺旋突刺?老师玩三国志嘛?这可是张飞地大招。”底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