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六章 李治和杨妃_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风寒,身体就很虚弱,这样的打击才造成了他现在的病情。当时,皇帝病危,在言语还没有受到障碍的时候,长孙无忌是最后一个见过见过皇帝的人。所以,在皇帝不能言语的时候,他就说出了皇帝的遗诏,册立南王李治为太子。长孙无忌的大唐的元老,是太宗皇帝的左膀右臂,朝中除了房玄龄之外没有人能抗衡他,即便魏征也不行。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说出皇帝的遗诏,谁又不信呢?所以,李治就这样被册立成为了皇太子,继而成为了皇帝。

  但是,杨妃心里很清楚,长孙无忌这是矫诏,太宗皇帝肯定没有想过让李治登基为帝。

  只是,她不想去招惹是非。

  因为,她清楚自己儿子跟长孙无忌之间的矛盾。长期生活与宫廷的她很清楚,两人之间不是你是必是我亡。所以,她也没有参加李治的登基仪式。因为,不想让自己的儿子李恪分心。虽然,她清楚自己的大唐的皇后,只要长孙无忌造反,不做大唐的逆臣,他就不能对皇后做出什么不妥的举动。但是,即便这样,她也表现的非常谨慎,除了照顾太宗皇帝,就只在千秋殿为自己的儿子李恪诵经祈福。

  “母后,你说三哥攻下长安城,他会杀了稚奴呢?”李治怯生生的问道。

  “稚奴,三哥那么疼你,他怎么会杀你呢?再说,你三哥知道你做皇帝的迫不得已,他还会像以前那样对待你的——”杨妃语重心长的说道。

  “母后——其实,稚奴也想让三哥坐上皇位呢——”李治憨憨的说道。

  杨妃看着眼前憨厚摸样的李治,慈祥的笑道,“稚奴,你要相信你三哥,他做什么都不会伤害你——”

  “恩,母后,我相信三哥——”李治说道。

  随即,李治和杨妃又说了很多的话,见天色已深,杨妃脸上出现了倦意,李治这才告辞离开。

  出了杨妃的千秋殿,李治来到了甘泉宫的书房。

  现在的书房已经不是李世民时的书房,李治住进甘泉宫,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但长孙无忌对这里还是做了一番布置。

  所以,书房中少了一份威严之态,多了几分祥和。

  李治坐在案几前,静静的目视眼前的一堆小巧的玩具怔怔发呆。

  因为,这些玩具是他小的时候,李恪送给他的。虽然,那个是李恪还在太原,不能回长安。但他总会派人捎给李治一些小玩具。李治还是记得小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就是过年。因为,到了过年的时候他就能够受到三哥的玩具。等到长大了,他才了解了自己的三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此,他的心里就将自己的三哥李恪当做偶像,心里想着自己有一天也像他一样,为大唐开疆扩土。可是,到了后来自己的母后病逝,自己被杨妃抚养,亲自见到了自己的三哥。李治才觉得三哥最厉害的是武艺,不是统兵打仗,而是他的书房和绘画。李治清楚记得,他第一次看到三哥写的字,三哥画的画时被迷住了。当时,他心里就在想,自己一定要学习书房,一定要学习绘画。再后来自己到了太原,三哥亲自教导自己。李治觉得那段时间是他最为开心的时候。

  慢慢的李治的思绪回到了自己被册立为太子的那天。

  在太极殿上,自己站在大殿上,长孙无忌念出了自己的名字,说自己的父皇手诏中所立的太子。自己迷迷糊糊的就站在了龙椅前面。但他看的很清楚,自己的四个李泰跟长孙无忌争吵的样子,愤怒的离开时狰狞的表情。他还看到了三哥的心腹臣子们一脸惋惜和失望的表情。

  “三哥——稚奴不想坐这张龙椅,很小的时候稚奴就知道这张椅子不属于稚奴——”李治暗暗自语道。

  良久良久,李治才从自己的思绪中醒过来。突然之间他发现自己流泪了,自己尽然哭了。他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被给谁感动了,自己到底是对谁这么伤心呢?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