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陈冲临门遇双喜_季汉彰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四月与鲜卑决战获胜后,汉军夺回雁门郡南,重铸防线。而鲜卑魁头在大败之下,也畏惧汉军收复失地,只能收缩兵力于平城剧阳一带,做出防守休战的姿态,双方因此进入休战。但此战的影响仍是深远,魁头经历此败,在与蹇曼的争权中落入下风,短时间内再难南下,而对并州汉军而言,可谓暂时解决了困扰朝廷近十载的边患,并州上下不分汉人胡人,俱是一片欢欣鼓舞。

  可先帝驾崩的消息传来后,陈冲心中倍感沉重。无论先帝平日行事如何荒悖,但他到底能维持朝局平衡,他身死以后留下这幼儿寡母,孰能肩扛社稷?念起蹇硕话语,陈冲纵使身处千里之外,也不能不为之辗转反侧,朝夕搓叹。

  但嗟叹无用,大战之后,他仍需善后。首当其冲的便是俘虏问题。

  沙陵之战,汉军杀伤万人,俘虏近两万,其中还有不少鲜卑部族头领。不少匈奴王侯建议说,应将俘虏尽数斩首,以头颅筑成京观,彰显大汉威灵。但陈冲与刘备商量说,如今朝廷混乱,我们偏居一隅没有援军,若要收复国家失土,便不能与鲜卑结成死仇,还是要恩威并施,分而化之。

  刘备深为赞同,亲自与生俘的鲜卑头领宣告说:“在百岁之前,朝廷本与鲜卑同受北匈奴袭扰,因此世代相交好,前有偏何归附朝廷,朝廷心思回报,便封赏满头、於仇贲等大人以王侯,两国的友谊因此深厚久远。可如今两国为何成为仇雠?不过是檀石槐、魁头等人的过错罢了,先帝曾托付我安抚鲜卑的职责。我时刻牢记在心,交战过后,我将你们俘获在此,很多人都劝我杀之以泄民愤,但我希望两国安好,因此特将你们放还回家,希望你们在此立誓,永不与大汉为敌,如若我等疆场再见,我不会再手下留情。”

  拓跋邻等人俱皆不敢置信。鲜卑诸部间若是俘虏敌人,幸则为奴,衰则身死,这本是常事,何况两国交战连年,刘备在年前更是惨败于桑干,复仇更是理所应当。但刘备此时放人归乡,他们俱难以理解,还以为有何条件,直至刘备翻出两块帛布,令诸首领在上按下手印时,他们才相信刘备并无虚言。

  得获生路后,鲜卑贵人们无不如释重负,向刘备谢礼致敬。又有拓跋邻祈求刘备说,如今他年老体迈,希望能借他一匹驽马助他还乡。刘备刚在美稷打了王庭的大户,又在沙陵之战中多有缴获,现下财大气粗,当即便牵来几匹良马给鲜卑贵人们,让他们先行还乡。手中的俘虏也于一月之间分批次释放,鲜卑人们空手徒步走出马邑,一路沿着夏屋山返回剧阳,他们回到族中后,都忍不住感叹说:去时乘马持刀,自以为纵横天下,回来时两手空空,心中空怀余悸,刘使君真是能诛心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