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5章 姜士坊想大声疾呼_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涿州府衙,一位内监脸色端正,带着公鸭嗓音喊道,“上谕,涿州知州姜士坊接旨……”

  姜士坊浑身战栗,跪在地上,心里无数波澜泛起,自己什么时候进入皇帝的视线了?是福还是祸?

  “……钦此。姜大人,接旨吧!”内监合上谕旨,向前递了上去。

  姜士坊脑袋还是嗡嗡的,根本没有听清朱棣的谕旨里的内容。

  “东主!接旨了!”师爷跪在后面,用手推了一下姜士坊,轻声提醒道。

  姜士坊这才清醒过来,叩首起身,接了上谕,“有劳公公一路辛苦,请边厅就坐,容下官略备水酒,聊表心意!”

  传旨的内监在师爷的带领下,去了边厅。姜士坊才打开谕旨,细细读了起来。朱棣让姜士坊把秦睿交往的所有过程,说的话,谈的事情,写一份详细的报告,让内监带回应天府,还严禁姜士坊将此事泄露给他人。

  这让姜士坊心里大为震惊,秦睿一个六品官,还是临时给的,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情?居然入了大明皇帝的法眼。

  姜士坊也派人暗地里调查过秦睿,根本没有发现有什么过人之处,有涿州神算之名,但没见过给谁算过;教了一群学生,但不是四书五经,都是一些旁门左道;搞了个无间地狱火,听说在江南地区很火;搞了个醉仙酿,京城卖得火,涿州还不卖!

  秦睿的六品官身是真的,但是秦睿本人没出过涿州,这官身来得不明不白,就算他上面有王公贵族在撑腰,最多也不过那些王公大臣们看中了秦睿的技艺而已。

  精于商贾之道的,天下比比皆是,都没有入过皇帝法眼,怎么远在涿州的秦睿,永乐皇帝还拐弯抹角的来打听,这是什么道理?

  他姜士坊辛辛苦苦多年,替永乐皇帝牧守一方百姓,虽然没有大的功劳,但也算是治下安定,百姓也是安居乐业吧!

  但是自古以来官场上都是有一套严密的规则,要么你拔尖出现在领导视线中,要么你就是领导的跟班,除此之外,想要升迁跻身某些圈子,只能是异想天开。

  如果不是心腹,当领导的凭什么提拔一个平庸的人?即便是你成绩拔尖,跟领导不对付,不站在一条线上的话,领导也有一千一万个理由压着你。

  这世界怎么这么不公平?姜士坊想大声疾呼!然而,想这些有个毛用!

  书房,趴在书桌上,铺开纸,姜士坊开始慢慢回忆与秦睿接触的细节,斟字酌句的开始写了起来。

  用了一晚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朱棣的要求,誊写好之后,装入信封,交给了前来颁旨的内监,送了五十两程仪以及一批土特产,送内监回了南京。

  此时,府衙之内聚集了二十名比较严重的心绞痛患者,大家都在谈论为什么知州大人将他们叫来。

  “诸位乡亲父老,鄙人乃知州大人的师爷,王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