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一章 打出一个“代州之盟”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订阅说明:本章以战争背景介绍为主,剧情不多。

  ……

  大同政权拿下应州后,山后九州已得其小半,再靠第一军军部军管,已经适应不形势发展的需要,还存在军政不分尾大不掉的隐患。

  徐泽乃以应、蔚、白、奉圣州设燕西路,置巡抚使司,首任燕西路巡抚使是宗泽,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第一军备战打仗。

  其人南巡前,便命燕西路巡抚使司积极备战,随时做好南下代州的准备。

  所谓师出有名,大国相争要有正当理由,就算要耍赖,也必须讲个程序和面上站得住脚的原因。

  若是吃相太难看,只顾眼前利益使蛮力,无缘无故就兴起大战,会为以后埋下很多隐患。

  大同以赵宋背约,擅自招诱本国应州百姓为由进军河东,出兵地点就只能选在燕西路,进军目标也只能是紧挨应、蔚两州的代州。

  徐泽已经通过兵临开封,逼迫赵宋朝廷认输签约,拿到了本国派兵进入代州的“许可证”。

  正常情况下,宋军应该不敢抗旨阻碍同军入境搜寻本国百姓。

  但要想就此拿下代州赖着不走,却不能指望代州守臣真会奉旨投降。

  更关键的是,徐泽就不想独立性很强的河东宋军“望风而降”。

  逼迫宋庭接受同军进入河东路,只是为了控制战争规模,却不是为了“和平接收”。

  独立性很强的河东路必须武力解决,不如此难以涤荡其境内的陈腐势力。

  直到同宋两国就应州之事达成相关协议,开封府军事危机解除,教主道君皇帝的注意力仍放在继续南巡,已经进入京东路的大同正乾皇帝身上。

  莫说徐泽带着庞大的军队,手里还扣着皇太子和公相(蔡京此时尚未回到东京)。

  就算其人手中仅有少量的仪卫,也没有哪个臣子敢向教主道君皇帝提议派兵进入伪同境内击杀逆贼。

  几年前的京东大战,留给赵宋君臣的心理阴影太重了。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已经逐渐形成了对伪同只能防守反击,绝不能越境主动攻击的共识。

  这无关双方兵力多寡和精锐程度,而是同军对宋军多次以少胜多且灭辽不费吹灰之力的事实,诱使扎根于宋人心中百余年的惧辽情绪继续发酵和再次升级。

  只要徐泽一日不回到燕京城,赵宋君臣就一刻不敢放松。

  在这种情况下,河东路接连传回山后同军异动,有极大几率即将进攻代州的警讯时,赵佶、蔡攸等人还能怎么办?

  向河东增兵?

  想都不用想,开封府的军事危机还没有真正解除呢!

  何况,以徐泽的赖皮手段,就算朝廷有兵可增,也未必来得及。

  赵佶乃下旨,严令河东路宣抚使司要严守两国刚刚签订的协议,约束手下军士,尽力配合同军搜寻遗落河东各地的应州百姓。

  胆敢阻拦同军行事,乃至挑起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