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三章 卖的是土地吗_太子别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文中……)

  在盘算库房数额的,还有户部尚书侣钟。太子要拍卖大宁土地,朝廷肯定是要出面的。但购买多少份额,在议会中取得多少席位,至今没有定论。侣钟只能盘库、做预算,看看能挤出多少银子。

  文渊阁紧闭门窗,三位阁老正在统一意见。如果内阁都无法统一,如何让百官遵从?别看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搭配默契,他们背后各有各的支持者,政见、观点并不一致。他们很多大事上能保持团结一致,离不开背后的各种权力交易。毕竟刘健只是首辅,而不是丞相。

  “太子把大宁当做商品拍卖。首先肯定得赋予商品价值。光玉米种子、羊毛作坊两点,就能支撑大宁发展下去。”谢迁正在与李东阳争执。

  李东阳明确表示减少购买大宁的土地:“于乔别忘了,太子府名下也有羊毛作坊。太子没有刻意让人保守羊毛作坊的秘密。只怕几年后北方到处都是羊毛作坊。还有玉米种子,要不要发售在哪发售还不是太子一句话的事!”

  “就算是这样,一万两一百亩地还在朝廷承受范围之内。总不能最后被鞑靼人抢了大头去。首辅大人以为如何?”谢迁以及他背后的江南商人准备多拿土地。朝廷拿的越多,此项投资越保险。太子孝顺,坑谁都不会坑弘治帝。

  刘健很谨慎:“让侣钟准备好银子。拍卖会上见机行事。”

  太子在经商上是一把好手,囚牛商行、密云作坊、青土城都是非常成功的例子。刘健至今没有找到能在经商一道和太子并驾齐驱之人。太子邀请鞑靼参加,真实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刘健总觉得其中有他摸不清的内幕。

  谢迁眼神闪了闪:“我的请柬给了一位世交。”

  “我的请柬也送出去了。”李东阳随后道。

  “……”刘健直冷下脸勾勾看向两人,“知道太子一直对官商勾结很有意见吗?”把背后的势力暴露给太子,他们的胆子真大!

  “均产十石的玉米种子,哪能不吸引人呢?”谢迁苦笑。他怎么会看不出太子送官员请柬的险恶用心呢?只是形势比人强,他不得不如此。反正太子早就摸清了他的底。只要弘治帝在一日,太子不会让他下不来台。

  江南的土地很多变成桑田、棉田。粮食不足以供给江南一地。只要遇上粮食减产,势力要把银子白白送给江右商帮。江南的大小纺织作坊受密云作坊冲击,利润大不如前。加上琼州棉花更受欢迎,卖价更低,江南的棉花卖的不好。如果得到玉米种子,把棉田变为玉米田,能抵消世交们的损失。

  刘健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一脸无奈:“还人情。”他没有家族背景,一步步登上高位受了很多人的人情。人情总是要还的,越早还越好。

  刘健沉思片刻。召集拥有请柬的三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