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七二章 神谟庙算_妖女哪里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宣宗之后,大晋战略收缩,蒙兀与大晋攻守易势。

  长城之外的众多卫堡就守不住了,上百万牧民都丢得一干二净。

  朱国能还是答的毫不犹豫:“问题不大,末将可立军令状,两年之内招募三十余万牧民,筹建四万可战之军。”

  宣宗之后放弃塞外,是因晋军已经基本失去了出塞与蒙兀人决战的能力。

  可如今的形势又与那个时节相同,蒙兀人连续大败。

  前后两次宣府之战,几乎锤断了他们的脊梁,晋军已经有力量出塞应战蒙兀了。

  朱国能对塞外了如指掌,宣大之北那宽达两千五百里的牧场就此弃置太可惜了,蒙兀那边也多得是被压榨得活不下去的牧民。

  李轩对招纳牧民充作骑军一事,却没有太多的期待,他只是尽一切可能打击对手,削弱蒙兀人的力量。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自己的势增一分,那么敌人的势就会减一分。

  自家这边增加四万骑军,瓦剌也先手中就少四万人。

  少傅于杰则在旁默默旁观。

  李轩处理的是卫所军事宜,这属于五军都督府管辖,他们兵部只有建议权,所以无法插口。

  汾阳郡王连续三场大胜,也在晋军内部建立起了崇高声望,已经是名实兼备的‘军中第一人’。

  卫所军的一应事务,李轩已经有能力一言而决。

  李轩随后又令宣府众将暂时离去,只留下了宣府总兵方瑛。

  他指着舆图道:“宣大一带抽调的这十二万人马,就由方总兵统帅,经山西前往潼关。我需要你在太原一带停留数日,帮助山西巡抚与太原总兵郭泰,清肃戾皇帝遗毒。你可代本王转告这两位,一定要将那些军中宵小清肃干净,不得姑息。”

  “末将谨遵郡王将令!”方瑛的神色一肃,他对李轩的态度额外恭敬。

  李轩则继续道:“太原之事了结之后,你可火速南下,增援潼关,任职河南总兵,总掌河南所有卫所兵马。我要你在此处大张旗鼓,做出大举讨伐西安的声势,朝廷也会配合你。”

  方瑛听到这里,就不禁神色微动:“只是制造声势?”

  “就只是制造声势!”

  李轩笑了起来。心想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让人舒服:“你不但要迫使沂王收缩兵马,停止扩张,最好是让所有人相信,朝廷的下一步,就是攻伐陕西。怎么样,可能办到?”

  方瑛凝神细思,就暗暗惊叹于这位汾阳郡王的军略。

  他当即一抱拳:“末将定能做得滴水不漏!”

  这件事安排妥当之后,接下来就是论功行赏了。

  李轩与少傅于杰就是目前大晋军的首脑,具体的封赏名单,两人之间就可商议定下。

  顶多事后交给内阁与监国长公主副署落印,走个程序。

  不过底层士卒们的封赏,却让于杰十分头疼,只因朝廷国库空虚,已经拿不出银钱了。

  之前神机左右营与蓟州军的赏赐,朝廷都没筹备妥当呢。

  可宣府如此辉煌大胜,朝廷却不能没有表示。

  最终李轩建议,从缴获的驽马中抽调三十万匹,加上清水河南畔的二百多万牲畜,也一并赏赐出去。

  这一可慰劳将士,二则可缓解朝廷养马的压力。

  少傅于杰犹豫再三,还是同意了。

  这封赏力度非常重,可于杰考虑到宣府就在北京的侧翼,他们必须稳固住这支大军,才能有余力平叛。

  当这一消息传出,整个宣府军数十万人欢声雷动,群情振奋!

  李轩则在这个时候登上城头,看向了北面。

  他发现北面的瓦剌骑军,已经在往北方悄然退兵。

  李轩眼中顿时微现精芒,在仔细观察,虎视眈眈:“传令诸部,我们压上去!”

  他还没有放弃顺势歼灭这支瓦剌兵马的想法,一旦那位瓦剌大汗在撤军的时候露出任何破绽,他都会毫不犹豫的扑上去,将之吞入肚内。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