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变本加厉_唐朝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取前朝的教训,不与百姓产生直接的利益往来,因为利益往往伴随着矛盾,因此我大唐朝廷不跟百姓做任何买卖。但是,完全不参与也是不行,朴实的百姓如何是那些商人和地主的对手,那么朝廷究竟该以何种身份参与其中,当然就是公证人和监督人,等于就是赋予了朝廷对土地监督权力,其实就是进一步加强朝廷对于土地的管控,而且,百姓会更加依附朝廷,因为朝廷在维护百姓的权益,百姓也就会更加拥护朝廷。”

  这么一绕的话,李治觉得这个可以有啊!

  如今还算是唐初时期,朝廷对于土地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口分田是不能买卖的,只有永业田可以买卖,因为永业田是完全属于私人的,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些大地主在朝中也是非常有势力的,他们买下这些口分田,纵使相关部门知道,也只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土地是国家的,我们犯得着为了国家土地,去得罪同僚么。

  如今天下太平,四周也没有强敌,该是享福的时候了,土地兼并就开始抬头了。

  可若是朝廷承当这土地的利益分配责任和法律义务,那情况又大不一样了,朝廷公然掠夺百姓的土地,那百姓肯定起来造反,相关部门不闻不问的话,那就不是得罪谁的问题,而是你要面临牢狱之灾,毕竟谁没有一个政治敌人,百姓准是一告一个准。可是前面那种情况的话,上面问的话,我再去调查,你不问,我就不查,官员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我又没有抢夺百姓的土地,百姓与地主也是你情我愿的交易,我只是不知道而已。

  等于就是百姓、朝廷、地主三方相互制衡,如果除去朝廷的话,天平就肯定会倾向地主这一方。

  “你说得朕也赞同,可是一万亩地,朕觉得还是多了一点。”李治很纠结这个数目,因为他封赏都没有封赏这么多土地,很不适应啊。

  韩艺也为难道:“臣也想招收更多的商人,但这就是买卖。当你手中只有一头猪的时候,你是没有说话的余地,因为人家不买你的,还可以向别人买,只有当你手中拥有非常多的猪,你才拥有话语权,你才有资格去谈一个好价钱。我将一万亩地租给一百个人,人家都是可要可不要,因为这一百亩地能够产生的利益非常有限。但是我将一万亩地只租借给一个人,那么谁都争着想要。

  土地对于朝廷的意义,那无非就是养育百姓和统治百姓,这一笔买卖满足了这两点,陛下看臣提出的条件,百姓吃穿不愁,而且还能赚钱,生活水平是往前跨了一大步出去,同时也加强了朝廷对于土地的监督权,百姓更加依附朝廷。而商人只是赚的了利益,仅此而已,如果他们敢耍小聪明,朝廷立刻就可以撤换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