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众所周知的隐患_唐朝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大象恍然大悟,点点头道:“对对对,我怎么将这个给忽略了。”

  韩艺笑着点点头,道:“这事就这么定了。”

  张大象笑道:“你这新官上任三把火,我们敢说不么。”

  说罢,三人哈哈大笑起来。

  韩艺又道:“对了,那些收集回来的资料了,拿来给我看看,哦,还有去年国库收入的情况。”

  张大象先是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韩艺要得自然是他派出巡视的人收集回来的资料,立刻让人将资料给送了过来。

  韩艺先是有针对性的挑了一些各地财政汇报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问道:“这份资料你们都看过呢?”

  张大象、郑善行同时点点头。

  韩艺道:“你们有什么看法?”

  张大象道:“这我不跟你说了么,只是有一些小问题,只要继续保持这个势头,就非常不错了。”

  郑善行却是低眉沉吟着。

  韩艺眼一瞥,笑道:“郑主事有话不妨直说,这里就我们三人,出了这门,大家都可以不认账。”

  “啊?”

  张大象诧异的看了眼韩艺,这怎么看也不像似户部尚书啊!

  郑善行道:“我认为虽然目前财政情况非常良好,但是有一个隐患,不得不重视。”

  韩艺问道:“什么隐患?”

  “租庸调制!”郑善行道。

  张大象听得一惊,这可是国策呀,道:“郑主事,这租庸调制有什么问题?”

  郑善行瞥了眼韩艺,见他目光还是落在那些资料上面,并没有表露出太多的惊讶来,心中已然明白,于是道:“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按人丁收税,而我朝的租庸调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盖因均田制,而均田制最大的特征,就是每个人的田亩都一样么,那么每个人自然得缴纳同样的税收。

  但是这些资料上面已经反应出来,其实不是这样的。首先,我朝在建立初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就拿我郑家来说,我郑家的土地可就不少,有不少的土地本就是私人所有,他们手中拥有的土地是远远高于均田制所限定的田地。其次,就是有不少百姓的土地被兼并了,亦或者生活在狭乡的百姓,他们拿到的土地比规定的授田要少得多,但是他们交的税,却跟那些大地主一样多。

  我朝一直主张轻徭薄赋的思想,如果按照均田制来看,这的确是轻徭薄赋,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对于那些土地少的百姓,这税赋可就是重税。而且,随着朝廷手中的土地减少,兼并的气焰高涨,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伤害,我们户部不能够安于现状,应该再问题出来之前,先弥补了。”

  张大象忙道:“郑主事,这只是少数而已,若真如郑主事所言,天下早就大乱了。”

  郑善行道:“可是较比起前几年,这种趋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