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一十三章以退为进_锦衣王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位阁臣联袂而来,从气势上,已经有了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他们差不多就是当今朝廷的中枢所在,换句话说,这四个人代表了整个国朝官府体系的意志。与他们做对,就是与为大明牧守天下的大小官长作对,也就是与帝国统治的基石作对。

  嘉靖的态度也很客气,对四位老师执弟子礼,一本正经的听着他们的意见,以及对霍韬等人的不满,最后道:“四位爱卿,你们说的这些,朕已经明白了。朕虽然年轻,但并非任性妄为之君,也知道如何分辨忠奸。之所以把本章发下去,交群臣议,并不是要形成舆论,来威胁谁,也不是想要针对任何人。只是朝廷现在北有虏贼,南有倭患,西南之地,还有土司偶尔起来造反。朝廷要做的事很多,我们的时间很少。可是有关礼议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然后朝廷里就会闹成一团乱麻,太耽误时间了。朕想的是,一劳永逸,通过这次百官上本,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说话,也都能看到别人说话,一次把道理都讲明白,以后,就不许在这个问题上浪费时间,反复探讨。现在我们多一些容忍,总好过一直被这些问题困绕下去,不知恩师觉得如何?”

  杨廷和点点头“陛下说的确实极是,老臣也只是担心,一些大逆不道之言喧嚣尘上,被人误认为是万岁的意思。将来,于万岁名声有碍。”

  “恩师有心了,朕想来,朝内文武,还是能分辨出这里的是非曲直,我们倒是不用过于担心。这段日子,因为这件事,让几位恩师大为费心,这是朕的不是。朕年纪轻,又是从安陆小地方来的,在王府也没管过事,真正要处理起一个国家的政务来,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将来还要靠几位辅佐,朝廷才能运转下去。梁卿、毛卿、蒋卿,你们三位都是朕的师长,朕是不会让你们辞官的,这个江山,还离不开你们。”

  会谈的气氛出乎意料的融洽,双方在一定范围内向对方露了底牌,表示了自己的底线所在,天子确实被内阁吓住了,担心因为自己的坚持,导致内阁集体辞职让整个帝国陷入瘫痪,不得不采取退让态度。这场群臣共议,只是为了将这事一锤定音,未来不再提及。至于霍韬、方献夫等要求尊献王为皇考的,将来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

  得到这个结果的梁储等人,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又觉得自己这种行为,似乎有些强臣欺主,在接下来的会谈中,也向天子委婉的表示了一下歉意。随着皇帝年龄渐大,即使什么都不做,这些臣子,也会逐渐给他更多的尊重,但前提是,大家都不去触动底线。

  等到出了皇宫,几人又到了杨府,已经有一大批翰林学士以及六部堂官聚集在杨府,就这份奏折发表看法,情绪也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