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五十六章 高官都是生出来的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错,刚才被詹知县捆进来的那个军官就是孝陵卫驻淮安负责转运的百户所百户,也是此案最重要的人证。

  周楠这两个月在府衙中因为莫名其妙和丁启光攀上了亲戚,恶了宋知府,前途一片灰暗,也许用不了两年就会因为每年岁考不合格被赶出衙门。

  他穿越到明朝,从一个囚徒到县衙衙役,再到礼房典史,现在恢复了秀才功名,又成为九品知事,九死一生,历经磨难,总算是过得有个人样子。如果又去做普通人,比杀了他还难受。

  也别说两三年以后,有熊仁这个混蛋上司在,周楠在理刑厅一日也呆不下去。

  这事没有妥协的余地,想要彻底地改变未来的命运,就只能将整个府衙大小官员通通搞掉。不过,一个小知事,正科级科员要想搬倒厅局级高官无疑是天方夜谈。

  当初丁知县提出以贪腐窝案为契机举报宋知府,周楠说不动心也是假话。好在他熟悉明朝这一时期嘉靖皇帝的厉害,才没有把自己陷入危险境地。

  但这事也给了他一个启发,思路是对的,现在只需要等待机会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宋知府小衙内和杨车案就是。

  这事说起来很简单,杨车毕竟是播州的人。虽说播州杨家对大明称臣,可却归理藩院管,一旦那边有事,就很容易生级到外交事件,外交无小事。她一死,宋知府的仕途就到头了。

  因此,这事只能私了,不能走法律途径。

  如果换成大明朝别的州府,知府大如天,遇事一言而决,处置起来也简单。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里是淮安府。

  淮安府这地方别的不多,就是衙门多,官员多。就拿城中盐道、都转运盐都司、河道和漕运衙门来说,任何一个主官的品级都比宋孔当大。就拿漕运和河道的主印官来说,品级更是达到惊人的正二品,与封疆大吏相同。

  俗话说得好,人命大于天,又涉及到朝廷理藩政策。杨车一死,又是死在大运河上,各衙门都要担责,都要秉公处置,否则这把火一烧到自己头上,谁都受不了。

  可问题又出来了,明朝的各级部门的职权划分比较模糊。杨车死在大运河上,你漕运衙门负责航运安全,是不是该管,是不是该抓捕凶手给受害人家属一个交代;人死在海安地界上,知府衙门理刑厅必须出面;清江浦是山阳县的地盘,你丁知县是不是该出面;军队的大河卫负责江上治安,也可以插手。

  漕运宋知府可惹不起,军方也不会卖他的帐。此事涉及外交,一个不好大伙儿都惹上麻烦,自然要公事公办。

  山阳县丁启光巴不得宋孔当倒大霉,一旦他介入,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所有,听到儿子闯了大祸之后,宋知府第一时间想的就是封锁现场,控制局面,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和杨将军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