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章 德意志号的新任参谋官_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6月30,德意志级装甲舰的第三艘,也是袖珍战一艘,“格拉夫.施佩尔海军上将”号在威廉港下水。因为有前两艘“德意志”号和“舍尔海军上将”号的经验,该舰随后的舾装工作进展迅,到这年11月,甲板建筑和主副炮均已完成安装;次年.完成海上试航和武器测试,服役后即取代“德意志”号成为德国舰队的旗舰。

  相比前两艘舰,“格拉夫.施佩尔海军上将”号增强了装甲防御和防空火力,因而吨位也大出了近600,实际排水量达到1.**吨,而非官方公布的1万吨,但随着纳粹的上台,德方在政府授意下加快扩军步伐,这小小的“误差”已经变得无足轻重。1935年3,希特勒对英国作了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示好”——提议与英国订立单方面的协议,申明德国海军未来的登记吨位不过英国的35%。

  对实际差英国一大截的德国海军来说,这种貌似“损己利人”的协议一**坏处也没有,因为当时英国的水面舰队号称拥有150驱逐舰,德国才有12艘;英国有54艘巡洋舰,德国|.国航空母舰数为零;英国有12艘战列舰及3战列巡洋舰,德国才有可怜巴巴的3袖珍战列舰。

  此时。一战地另一个战胜国日本已明显不把《华盛顿海军条约》放在眼里,帝国海军大肆扩充军备,成为英国势力在亚洲的心腹大患。英国十分忧虑一旦德国步日本后尘。可能会进一步制约英国的海上实力,双方一拍即合。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签署。

  英国海军上将贝蒂伯爵在英国上议院表衷心地感谢,他们向我们伸出友好之手,自愿提出德英海军吨位之比为35:100。若是他们提出另外的协议,我们是不我们能避免与世界上其中一个国家展开军事竞赛,对此我们十分感激!”

  德国代表雷德尔对双方签署协议表示欢迎,并重申德国海军将有序地提高军力。绝不会与海上实力最强的英国为敌。对于英德海军协定,雷德尔在日记中写道:“现在回想此事,那时是我们扩军的**。也是我个人抱负的**。我想我有充分的理由坚定的走下去。”

  毫无疑问,英德海军协定地签署。让德国海军有了摆脱凡尔赛和约限制的合法理由,这也是历史给予的客观评价。对于张海诺,这一协定则有另一重意义:从此,德国将光明正大地重建潜艇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他所掌管的海外项目部虽有必要继续为德国海军测试机密技术和装备,但至少不用像之前那样提心吊胆地搞秘密潜艇部队了。

  7。签署的第二个月。司令部正式成立。对外这只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但在海军内部。它已经拥有多名经验丰富的军官和700名合格艇员,该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