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章 小金山妖人授首,广陵郡道士扬名(六)_百媚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旦有了任务,时光就跑得飞快。

  初十日很快就到了,也就是钱逸群登台论难的日子。鉴于和尚总是不肯吃亏,陈监院自然也不肯让钱逸群独自一人上台受秃贼诘难。不论是否能帮上忙,起码要在气势上压倒那帮和尚,正所谓输人不输阵也!

  钱逸群却不这么想。

  这场论难明显是输多赢少,自己若是孤身一人,输了也能混一个“虽败犹荣”。若是祖师庇佑,自己竟然胜了,那更是舌战群僧,说不定还能为日后扬州的旅游业增添一个人文素材。

  “所以我自己上去就行了,诸位经师就在下面为小道压阵吧。”钱逸群坚定道。

  陈致和很快想通了这个道理,便也不再坚持。一时间打起诸真宝幡,率领众道士大张旗鼓往大明寺去了。

  钱逸群等郑家人送来了大角鹿,这才骑着这头四不像单独赶往大明寺山门牌坊前的论难方台。

  此时已近辰时,僧道信众早就将论场围得水泄不通。更有扬州知府、同知、通判等官员盛装出席,作为裁判。

  因为郑家影园之事,秦晋边商与淮南内商之间矛盾直接激化,使得这两个商帮并不以自己的真实信仰为区分,只是单纯因为郑元勋支持钱逸群,内商便集体站在了琼花观一边。边商自然抱团,对大明寺多为奥援。

  实际上大明朝的宗教格局有南僧北道之说。北人多信道,南人多信佛,此时却正好反了过来,可见无论佛道,碰上意气、钱财之事,终究得乖乖让路。

  钱逸群跨鹿而来,当即便有郑家隐在人群之中的帮闲清客大声叫好。这个喊一声“神仙”,那个叫一个“高真”,将钱逸群的出场烘托得无比热闹。

  大明寺那边众僧侣早早登台,此刻只好看着钱逸群独自出尽风头。有些个年轻气盛的和尚,见钱逸群如此做派,受尽礼遇,自己却枯坐在台上吃风,心头无名之火已经熊熊燃烧,准备等会狠狠杀一杀钱逸群的气焰。

  钱逸群要的便是这个效果。

  论难比街头谩骂其实高明不到哪里去,无非就是两帮人打嘴仗。真理到底为何物,并不是论难的重点。

  重点在于谁能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说得火冒三丈,说得自毁形象……这点上,钱逸群倒是颇有些自信。

  缓缓走过通道,钱逸群在诸真宝幡中间下了麋鹿,抬步上了台上,转身向裁判们鞠躬致敬,口称:“无量寿福。”

  扬州府尊是钱逸群的旧识,又与郑元勋交好,虽然不能明目张胆得罪晋商,但心中多少有些偏向。他纵容钱逸群摆足了架子,这才出声道:“本次佛道论难,乃是辩真伪,启智慧的一场盛事。本府考究史册,决定沿用轮流发难之旧规。凡有精辟论答者可留台上,学识不精者谢师下去。尔等可有异议?”

  大明寺那边以慧光法师为首,合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