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大威德金刚怒目,玉清天真灵下盼(一)_百媚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钱逸群信步走到裁判们面前,见大明寺那边也走来一个老僧人。

  那老僧头上有寸许发茬,雪白一片。两条寿眉,眉尾下垂,几乎垂到眼睛。虽然不苟言笑,却是和蔼非常,让人心生亲近。

  面对这样的道德僧人,钱逸群也不会放肆,上前合什作礼。合什本就是道人礼数,后来和尚用得多了,道士反倒不太常用。钱逸群此时用合什礼,表示自己对老修行的尊重。

  “阿弥陀佛。”那老僧回了全礼,又转向五泉公行了一礼。

  钱逸群从腰后鱼篓里掏出一个红檀木木函。他抹开木函的滑盖,露出里面一叠焦黄纸面,怎么看都是承载岁月沉积的纸张。

  这叠手稿上先写了译者序,乃是国朝初年宋濂大学士的口吻,说自己领命整理北元档案,一应文字皆当归藏,故而这份名录也不能遗漏,只是因此文不阐佛法道理,故而归于杂部云云。接着便是正文,密密麻麻用蝇头小楷写了人物姓名,干净整齐。最后还有誊抄者的官职名款。

  席上三位都是进士出身,学问能在大明排进百位之前。看了这手稿,心中却任是将信将疑。

  首要的疑惑便是宋濂自称受命整理北元故档。他身为大学士,肯定受的是皇命,既然是皇命,这文档怎么可能流落江湖?不过也不排除后来有翰林晚辈抄了带出,这并不违制,但是谁又会无聊地去抄五百多个人名呢?只为了帮两百年后的某个道士打赢嘴仗?

  “这纸墨,倒的确是封存了两百年的古物,不是作伪。”扬州府同知素有藏书大家的名声,此语一出,便是权威认证,再没人能从真伪上做题目。

  老僧人睁眼细看,用手捻了捻,平声道:“大明寺败了。”

  他这里说得云淡风轻。下面那些徒子徒孙却如丧考妣。

  当时便有内商清客大声将老僧的话传播开去,真是一石落水,千重涟漪,荡漾开去。

  一时间欢喜者有之,悲戚者有之,就如开了个水陆道场,热闹喧嚣。

  郑家的马车内,老夫人转忧为喜。抚掌笑道:“不枉老身跑这么远的路,厚道长果然不是凡人。”

  徐佛掩口而笑,又见杨爱患得患失的模样,悄悄握了握女儿的手。

  杨爱情窦初开,却看上了钱逸群这么个妖孽,整日介痴心玄术,没有一点少年人的浪漫情怀。此时听到郑老夫人说他不是“凡人”,心中既有自豪,又有失落——她一个凡俗女子,怎么能高攀仙真呢。

  李香君、顾媚娘年纪还小。只知道道长老师赢了,自然是兴高采烈。至于之中代表的含义却不甚了了。

  钱逸群见这老僧宣布己方败北,心却没有放下来。今天论难台上没见番僧,但绝不意味着他不会出来。既然那个番僧已经决心要杀了钱逸群,说不定也会来个突然袭击。

  老僧朝钱逸群合什一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