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9章 《武林旧事》_我的芳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个名词解释《武林旧事》你是怎么答的?从字面上看像是一本武侠小说,谁写的?总不能是金蛹、骨龙、黄蚁他们吧?没听说过啊?”

  “么蛋!”

  还不等顾秋风回答,陈朝阳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吐槽道:“出题老师脑子抽风了吧,尽出这种超纲的题目,这是古代文学史的内容吗?明明是现当代文学的知识好不好?”

  很显然,这二位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说明他们这道题的得分是个大零蛋。

  顾秋风想了想,问道:“你们知道周公瑾吗?”

  “嗨!”陈朝阳脱口而出,“东汉末年孙吴的水军大都督嘛!但凡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啊。”

  说着,他蓦然睁大了眼睛,接着道:“不会吧,《武林旧事》是他写的?”

  喻涛涛斜了陈朝阳一眼,皱眉思索了片刻,迟疑着说道:“步幽深。正云黄天淡,雪意未全休……老顾,你说的难道是南宋二窗,周密周公瑾?”

  “答对了!”

  顾秋风点了点头,神色也跟着变了几分。

  刚才喻涛涛嘴里念出来的几句词,出自周密词的压卷之作《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

  至于他说的“南宋二窗”,分别指的是南宋末年的两个着名词人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和周密本人(字公瑾,号草窗)。

  陈朝阳这会儿都惊呆了,他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着喻涛涛,不敢置信地说道:“我靠!老喻,这你都知道,666!”

  面对这送上门的打脸机会,一直被“打压”的喻涛涛当然得反击了,他一脸傲娇地回道:“切,这有什么,劳资当年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时候,你恐怕还在草原上的帐篷里呼呼大睡呢。”

  陈朝阳这一回非常罕见地没有喷回去,而是说道:“老顾,你说说,这《武林旧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顾秋风也不客气,顺势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解释道:“二位,这个“武林”并不是武侠小说中武林盟主、武林大会的那个武林,而是南宋都城临安(杭州)的旧称,这个说法其实和杭州境内的武林山有关,武林山原名虎林山,因避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的名讳而改“虎”为“武”。总而言之,《武林旧事》是周密于宋灭亡以后在元朝的统治之下,回忆南宋旧事而作。他按照“词贵乎纪实”的精神,描写了临安的方方面面,上至皇家仪轨,下至百姓生活,各色名目齐备,烟火气十足,完全是考据党的福音……呃,我这么说你们应该明白了吧?”

  说得飞起的顾秋风猛地刹住了话头,因为从陈朝阳和喻涛涛的表情来看,他估计这二人恐怕听得云里雾里的。

  ——尽管他说的是中文!

  几秒钟过后,喻涛涛开口了:“所以说,这本书写的根本不是武侠小说?”

  “完了,完了,四分就这么没了。”陈朝阳也反应过来,一脸愤慨,“么的,这是哪个变,态出的题目,坑人嘛不是?”

  顾秋风想了想,说道:“你们都被书名给骗了。”

  其实,他还有句话没说出口,那就是——还是怪你们不仔细啊!

  古代文学史科目的试题,就算再超纲,也不可能出现现当代文学的知识吧。

  正想间,喻涛涛又发问了:“老顾,《碧鸡漫志》写的是什么?”

  这是第四个名词解释。

  顾秋风站起身,迅速爬上床铺,一摆手道:“我要躺会儿,你自己上网查去。”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