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1章 治国之才_重生之吴霸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庆忌轻笑一声,说道:“叔祖所言有理。然,诚如叔祖所言,姑蔑、故越之地距离吴都甚远也,鞭长莫及,若只是设置县管辖,寡人唯恐力有不逮也。”

  “至于会稽郡日后是否有人叛乱,寡人不得而知。”

  “只是,郡守治政,郡丞辅政,郡尉治军,军政分离。郡尉是郡守名义上之属官,却有听调不听宣之权,即郡守不得插手军务,郡尉也不得插手政务。”

  “善!”

  得知庆忌的这一想法后,季札与范蠡都不禁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治粟内史范蠡思衬一下,便道:“大王,以臣之见,若设置会稽郡,郡守、郡尉、郡丞三者,不妨五年一换,以免其做大,心生不臣。”

  “善!”

  庆忌赞同了范蠡的这一主张。

  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一个人若是权力太大,难免会把持不住,变得飘飘然,不知道自己的定位。

  会稽郡五年换一个领导班子,无疑是最好的做法。

  其实,庆忌的心里早就有了再吴国推行郡县制的做法。

  在新法中,吴国已经确立县制,效果显著。

  至于郡,庆忌则是考虑到吴国的疆域不算大,仅仅是二十一個县,方圆一千多里的疆域,设置几个郡的话,难免官制会显得臃肿不堪,地方官吏治理政务的效率也会降低。

  而现在,庆忌设置这个会稽郡的初心,正是为了提高治政的效率。

  若只是在姑蔑、故越之地推行县制,可想而知的,地方所上的奏疏最快一两个月才能送到庆忌的手中,岂非耽误事情?

  而有了郡治则不然!

  各县可以将所辖之地的事情,悉数上奏郡守,郡守可以先斩后奏,事急从权的解决事情,之后再上报庆忌,如此官吏们处理地方政务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郡这一级的行政机构,是早已存在的。

  郡,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是也。

  至秦初置三十六郡,以监其县。

  现在,庆忌是将郡置于县之上,作为最高一级的行政区域。

  “大王,关于郡守、郡丞、郡尉的官职,不知大王心中可有人选?”

  季札询问道。

  “郡尉,可让孙武兼任,暂时坐镇会稽郡。至于郡守与郡丞,不知叔祖和少伯,你们可有举荐之人?”

  让孙武暂时兼任会稽郡郡尉,这是庆忌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决定的。

  一来,孙武的军事才能出众,谋略过人,战功卓著,坐镇会稽郡的话,能镇压心怀不轨的人,及时平定叛乱。

  二来,孙武是庆忌一手提拔起来的,对他忠心耿耿。

  对于孙武的为人,庆忌同样是信得过的。

  再者说,孙武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不管郡守、郡丞是何人,他都能置之不理。

  总而言之,孙武镇得住场子!

  这让庆忌

  请收藏:https://m.bqs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